|
|||
|
|||
发布时间:2016.07.12 新闻来源: 浏览次数: | |||
高效能律师的七个好习惯 作者:美邦律师 (朱燕军整理) 出色的律师各有自己的心法。iCourt法秀分享法律人的思考与干货,为法律人带来有价值有温度的阅读,与主编君交流,请添加微信号:huangln5 关于习惯,我印象较深的有三个事情,一是入行之初,律所人力资源总监对我说,万律师很注重工作习惯的培养,我牢记这句话,受益良多;二是海坛特哥的文章(戳这里阅读《律师,这十个好习惯助你驰骋职场》),后来又听了特哥的演讲视频;三是管理学大师史蒂芬·柯维的经典著作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。 史蒂芬·柯维的这本书曾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之久,这七个习惯,可广泛运用到各领域,例如,运用在婚姻家庭领域时,就成为“幸福家庭的七个习惯”。运用到律师领域,就变为高效能律师的七个习惯。习惯问题,因人而异,本文纯属笔者主观感悟。 习惯一:主动积极(Be Proactive) 做助理时,较少直接面对客户,其实合伙人就是你的“客户”,要积极主动向合伙人“要活”。活,不管简单还是复杂,不管是法律还是非法律方面,只要是活,就得积极去要,做好眼前事,机会自然来,经验也是在做事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。 以前认识一个律师助理叫马锦彦,她到了下班时,常会习惯性问她的老板一句话,“今天还有别的安排吗”,主动“提示”老板安排活。 当律师时,面对客户或者潜在客户,也要主动积极,作出快速反应,比如电话、短信、微信及邮件要快速回复【哪怕是回复“邮件收到”】,要保持适当频率过问事情的进展;对于曾经的客户,节假日也可以主动积极联络慰问。 我认识一个律师叫张博琳,她在刚开始做提成律师时,硬性规定自己每天必须给一个认识的朋友积极主动打电话,养成主动积极的习惯,日久天长,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。 习惯二:以终为始(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) 律师工作,很重视最终的工作成果。非诉方面,注重促成交易(当然也要防止潜在的法律风险);诉讼方面,追求胜诉或者有利的调解结果。因此,根据最终的工作成果,倒逼做事过程,十分关键。 例如,诉讼最终的法律产品是民事判决书,而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愿景,考虑要“生产”一份支持我方胜诉的判决书,需要那些证据和法律观点,法官怎么写判决书才是最安全、最不容易被上诉法院挑出毛病的,围绕这个终点开始我们的诉讼准备工作。 习惯三:要事第一(Put First Things First) 大部分律师做到一定阶段,需要多任务作业,常年顾问的合同审核和咨询,非诉的电话会议,诉讼开庭,潜在客户会谈,还有各类培训学习,甚至律所党员会议以及收党费事宜等,例如我认识一个律师叫李雄伟,曾经繁忙到小区物业交电费的时间都没有。 律师的时间,被各种各样凌乱的事情排满。此前看过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将事情分为四个维度。其实,简化一下就是要事第一。特别是可以考虑,将早晨的黄金时间(10点半之前的时间)预留给最重要的事情,因为这段时间,电话较少,而且自己头脑也清醒,精力充沛,效率较高。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,九点半前把一天工作做完,获得自由。 习惯四:双赢思维(Think Win-Win) 天同蒋勇律师在《每周蒋讲》曾开玩笑询问读者:“你算过吗?全国民商事诉讼律师的平均胜诉率是多少?”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,其实不用算,当然是百分之五十。 诉讼是一个零和游戏,非输即赢,通过以打促谈,往往有利于实现双赢。以前和裴仁奎律师一块办理涉外债权清收案件,裴律师善于沟通,常和对方达成和解,实现双赢。 在非诉项目上,双赢思维更重要,如果律师起草合同交易条件,过分偏袒一方利益,表面上是争取客户利益,但却可能给客户谈判增加难度,达成交易的概率降低,具备双赢思维是商务律师的基本思维,特别是要提出双赢的解决方案。律师与律师之间的合作,其实也需要双赢思维,不具备双赢思维的合作,都不具有可持续性。 习惯五:知彼解己(Seek First to Understand, then to be understood) 律师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沟通,包括口头上的沟通和书面方式的沟通。在第一次和客户会谈时,沟通尤其重要。律师首先要去领会和理解客户的需求,其次才是让律师自己的观点或者意见,被客户所理解。 在法庭上,也要去领会和理解法官关心的问题,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和事实清晰地呈现出来,让法官理解。律师研究问题或者写法律文件,首先也是自己要理解,得自己先整明白了,然后才能向他人出具。 在现实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,因为套用一些范本模板,没有仔细推敲修改,写出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句子,在这种情况下,受众对象阅读文件时很可能存在理解困难,要求律师进一步解释。 习惯六:统合综效(Synergize) 统合综效核心要义是,通过集思广益,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。如果一位智商和你差不多的人,与你有不同意见,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你尚未体会的奥妙,值得加以了解。假如两人意见相同,其中一人必属多余。 律师在实务中,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,如果资深律师认为“经验”丰富,想当然去否定一些年轻律师的想法,则无法达到增效的结果。京师所陈波律师带领的商事诉讼团队,提出“流程管理、头脑风暴、专题笔记”的十二字诀办案方法,特别是其中的头脑风暴,有助于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和思路。在非诉项目中,客户、律师、会计师和评估师等中介机构的碰头会议,也常常能出现一些新的火花。 习惯七:不断更新(Sharpen the Saw) Sharpen the Saw,表面意思是,让锯子变得锋利,比喻不断更新。作为律师,尤其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,否则难以在市场上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。 对于老一代传统诉讼律师而言,私募、基金、互联网金融、影视体育等法律服务以及可视化、大数据等技能,可能会相对陌生,60后的律师,会做PPT估计不多,70后律师,会熟练使用Excel和Omnigraffle的估计也不多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年轻律师想要弯道超车,更需要“不断更新”专业技能,iCourt 首席产品官 @采那 更是直截了当地说:“相信年轻人”。iCourt 近年来一路狂奔,倡导“技术驱动法律”,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律师。 著名作家王朔说,“别得瑟,你们也不会年轻很久”,年轻一代律师,也终将有老去的一天。因此,每个律师,只要不想被时代所淘汰,都必须践行“不断更新”的习惯,更新知识,更新设备,更新技能,更新角度,更新思维,更新理念,更新值得更新的一切。 |
|||
本文共分 1 页 | |||